防坑指南:生成二维码时90%的人会忽略的5个细节
生成二维码时有5个细节,90%的人都会忽略。我现在一一给大家罗列出来,以便大家在生成二维码的过程中,可以避坑。
一、过度追求个性化,导致扫码失败率极高。
很多二维码生成器都提供一定的美化功能,大家常常喜欢在二维码上加上自己的个性化头像或者品牌logo。有的甚至把最重要的信息符(回字符)遮住。这会导致扫码出错率飙升。这要求我们在生成二维码的过程中,要进行检测。可以借助八木屋二维码(能识别被遮挡30%的二维码)的扫描功能,对生成的二维码进行验证。
另外,我们在嵌入图片时,需要控制占有二维码的面积不超过20%。八木屋二维码能识别被遮挡30%的二维码,换做其他工具估计就不行了,并不是每个二维码生成工具都有这么强大的功能。
二、生成的活码到期失效,却没有更新线下物料
我们常常需要制作可以随时更新内容的活码二维码,但却忽略了活码的有效期限,导致线下物料未做更新,扫码失败。比如我们在包装袋、海报等物料上印刷的二维码。因为没有及时更新,导致无法扫码。
面对这种情况,我们需要对生成的二维码的有效期进行提醒设置。八木屋支持活码提醒,对于要制作活码的用户来说是个很好的选择。
三、生成二维码误认为是永久免费的
目前,市面上的二维码生成器都是需要收费的。八木屋二维码的优势是提供免费试用,试用期内可以建立3个二维码,每个二维码可以扫描5次,免费基础版生成的二维码的有效期是7天。对于临时分享来说,这个完全够了。
四、生成的二维码忽视尺寸且弄成色彩多样
这也是个严重的误区。要知道多色二维码的识别率比黑白二维码的识别率低37%左右。当二维码的尺寸小于2cm*2cm时,在多数情况下是扫码不出来的。
因此,生成二维码尽量采用黑白色,把尺寸控制3cm*3cm左右。
五、误以为抖音视频可以随意转为二维码传播
有些人看到抖音号的视频,在不经过作者同意的情况下,直接生成二维码进行传播。实际上这是一种违法行为,属于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权。因此,在传播的时候,一定要添加免责声明。